|
|
||||||||
9月12日下午,西湖著名景點集賢亭在風雨中倒塌。
8月12日,位于杭州清河坊歷史街區(qū)的河坊街牌坊倒塌,造成2死1傷。事實上,2006年,杭州就發(fā)生過仿古建筑倒塌事件。當年6月10日上午,杭州突遭短時雷雨大風,西湖景區(qū)三臺山頂?shù)娜_閣坍塌,8名游客一度被困。
早報發(fā)現(xiàn),三臺閣、河坊街牌坊、集賢亭有幾個共同點:都是仿古建筑,都是木結構或木石結構,由同一家單位設計,從建成到倒塌都在11年以內。三臺閣2004年建成,2年后倒塌;河坊街牌坊和集賢亭分別于2001年、2003年建成,距今不過11年、9年。集賢亭倒塌后,有網(wǎng)友譏諷:難道西湖邊的仿古建筑保質期才10年?
西湖管委會:“倒塌的原因是風,要處理看來只能處理風了?!?/strong>
對集賢亭倒塌的原因,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表示,初步斷定為湖面瞬間風力過大所致。集賢亭所屬的湖濱景區(qū)管理處基建科科長邵寧表示,亭子本身不存在質量問題,“當時該區(qū)域瞬間風力達12級,超過臺風‘??顷憰r風力;集賢亭又位于湖面迎風口,遭受的風力比其他地點大。”而據(jù)了解,離集賢亭最近的監(jiān)測點在湖中央的湖心亭,數(shù)據(jù)顯示當時的最大風力6級。通過檢索當年的報道,早報發(fā)現(xiàn),“瞬間風力過大造成倒塌”和6年前三臺閣倒塌后官方的解釋幾乎相同。
昨天,早報致電管委會宣傳處處長童國亮,詢問是否會有人為集賢亭倒塌負責,他回答,“倒塌的原因是風,要處理看來只能處理風了?!痹鐖笤噲D了解集賢亭的施工單位,但管委會宣傳處、湖濱管理處均表示“不知道”,應該問對方。
設計方稱木材防腐處理至少需一個月,而河坊街牌坊兩個月就建成。
集賢亭設計單位杭州市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長、總工程師周為多次強調集賢亭、三臺閣倒塌是兩個單一個案,但對河坊街牌坊倒塌的原因,他認為不排除施工或管理不當。
據(jù)他介紹,當初接到為清河坊歷史街區(qū)設計牌坊的工作后,為防止牌坊不穩(wěn),在立柱底部采用了“杯形基礎”的設計方式:在立柱部位造2個鋼筋混凝土基座,將木制立柱插入基座固定。周為說,“但也存在一個問題:木質立柱和混凝土底座的連接部位容易腐爛。”河坊街牌坊倒塌后,官方通報顯示,連接部位有腐蝕現(xiàn)象。
周為告訴早報,木結構建筑的木料如要采取防腐技術,最少要一個月左右,讓木材浸泡防腐藥劑。而杭州市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接到牌坊的設計工作是在2001年8月,清河坊歷史街區(qū)當年10月開門迎客,也就是說,牌坊從設計到完工只用了兩個月。
怎么建、采用什么材質、會不會重點考慮防風系數(shù),有待進一步商討。
據(jù)錢江晚報報道,西湖景區(qū)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將盡快發(fā)出一份緊急、全面大排查的指令,要求各相關單位展開安全檢查,確保旅游環(huán)境安全。西湖景區(qū)每周都有專業(yè)人員對所有景點建筑、尤其是仿古建筑進行例行巡檢?!澳窘Y構建筑的構件需要日常維護、幾年一更換?!?/p>
景區(qū)湖濱管理處表示,在惡劣天氣前后都會對集賢亭進行日常維護和檢查,每個月還會進行排查。而最近的一次,是在9月5日剛剛檢查過。
集賢亭突然倒塌后,西湖景區(qū)表示,他們將妥善處理后續(xù)事宜,盡快恢復“亭灣騎射”景觀,整個集賢亭將會重建,包括亭子周圍的平臺。至于將來的亭子怎么建、采用什么材質、會不會重點考慮防風系數(shù),還有待進一步商討研究。而平臺的修復時間預計在一個星期內,重新開放前還要對平臺的質量進行評估。
古建專家稱,仿古建筑被吹倒,問題最大可能出在施工環(huán)節(jié)。
早報了解到,集賢亭、河坊街牌坊、三臺閣均由“杭州市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設計。昨天,該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周為在接受早報采訪時表示,這3座仿古建筑分別是他們2002年、2001年、2004年設計的。
“我現(xiàn)在說了可能也沒人相信,但三臺閣、集賢亭倒塌真的只能說是‘天災’。我們設計的木結構建筑完全按當時建設部的《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進行。當初設計也將風力影響作為考量因素,專門降低了三臺閣的層高,在集賢亭木柱與基座連接處采用6毫米鋼板加穿銷螺絲加固的設計,加大防風能力?!?/p>
根據(jù)周為的推斷,集賢亭倒塌是因瞬間風力過大、風向多變,“集賢亭采用傳統(tǒng)榫卯結構,梁、柱、頂靠相互牽拉承托,形成一種剛度,支撐整個亭的重量,但由于湖面的風不是一個方向的,而且風入亭后會造成風向紊亂,一定程度上可能松動榫卯結構,導致建筑失穩(wěn)?!?/p>
他還表示,作為設計方,根本不需要偷工減料,“設計費是按建筑物造價的一定比例計算的。”
早報提出,湖上“多風”、“怪風”并不是現(xiàn)在才知道,為何設計中只加固木結構,而不直接用鋼筋水泥?周為表示,這是為西湖整體景觀考量,“采用木質結構最能融入整體景觀,木質建筑的美感是其他建材無法替代的?!彼钩校瑥膶嵱媒嵌日f,西湖景區(qū)不適合采用木質結構建筑,但為迎合景觀要求,設計單位往往只能采用木結構設計。
對“集賢亭被風吹倒”的說法,接受早報采訪的一位古建筑修復、仿古建造方面的專家并不認同。“一般情況下,亭子被風吹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亭子由柱子支撐,受力面不大。如果柱子連這點風都承受不了,那在設計方面或柱子本身存在問題的可能性就最大?!?/p>
“我對集賢亭的設計單位有所了解,他們在亭子設計方面非常有經(jīng)驗,應該不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最大的可能是在施工環(huán)節(jié)?!痹搶<冶硎荆圪t亭位于湖邊,潮氣重,因此,對木料的處理非常關鍵。事實上,在修復古建筑或建仿古建筑時,木料必須經(jīng)一個月以上的桐油浸泡,再曬干,這樣的木料會有很好的防潮、防腐效果,但這需要時間,而很多此類建筑往往因趕工期忽略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