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能否"上天入地"
6月4日,地鐵列車在北京地鐵5號線運行線路上運行測試。當日,計劃于2007年9月底建成通車的北京地鐵5號線進行通電運行測試。新華社記者李志勇攝

圖為1月6日凌晨,工人在北京機場軌道線跨四環(huán)工程中吊裝鋼梁。新華社發(fā)(張越 攝)
【承諾回顧】為了城市的長期發(fā)展,北京市制定了各項發(fā)展規(guī)劃,包括大規(guī)模修建公路、鐵路和機場等市政工程建設。到2008年,將完全能夠滿足奧運會在交通運輸方面的需求。2008年以前,首都機場將進行大規(guī)模的擴建,增加1條跑道、1座候機樓、55個標準停機位,使年客運能力達到4800萬人次,運送能力完全能夠滿足舉辦奧運會的要求。
【調(diào)查情況】首都機場奧運擴建工程進展順利,3號航站樓和第三條跑道將按期在今年年底前完工。為緩解奧運交通壓力,北京加快了作為公共交通骨干的軌道交通的建設步伐,地鐵4號線、5號線、10號線、機場軌道線陸續(xù)開工建設并已有一些完工進入試運行階段,2008年將全部完工,屆時北京的軌道交通將達到創(chuàng)歷史的200公里。但是,目前北京市區(qū)的交通擁堵情況依然很嚴重,首都機場的客流在現(xiàn)有條件下已近飽和。
【權(quán)威聲音】北京奧組委執(zhí)行副主席蔣效愚:奧組委和中國政府以及北京市各個方面都非常重視奧運交通問題,采取了四大措施來保障北京奧運會期間的交通方便:一大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二應用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的通行保障能力,三大力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減少事故率,四采取一些國外通行的慣例做法,采用一些臨時性的措施,來保證奧運會期間交通的暢通,包括設立奧林匹克專用車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