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哪天走進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的會計科講座,不用慌,雖然你會有種仿佛進入中國大學的錯覺。事實上,你看到確實是滿屋子的黃皮膚黑頭發(fā),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你可能會問,會計師對中國學生這么有吸引力嗎?其實不然,真正的吸引力在于——會計可以讓他們更輕易地走上的移民之路。
會計是最受海外學生“歡迎”的科目之一
據(jù)移民部統(tǒng)計,目前的技術(shù)移民人數(shù)中,會計師占了大約30%;換句話說,每10個新移民中就有3個是會計師。由于近幾年會計屬于澳洲的緊缺專業(yè),移民部對于學會計專業(yè)的申請技術(shù)移民者獎予60分(成功申請所需總分為120),所以相對于其他例如工程師等只有50分的專業(yè),會計變得相當吃香。許多留學生(包括絕大部分來自中國)選擇會計就是因為它便于畢業(yè)后申請移民。
現(xiàn)在,許多快要畢業(yè)的中國留學生之間的話題并不是以后的就業(yè)問題,而是能不能夠成功的申請變成PR(永久居民身份)。我甚至聽過有個學生花了3萬澳幣在某大學買了張會計文憑然后交給一個中介機構(gòu)辦理綠卡。如此旁門左道真讓人替他擔心,因為像澳洲這樣法制健全完善的國家,假文憑一旦被發(fā)現(xiàn),那么這個學生很有可能被遣送出境。如此一來,移民夢也將隨之成為泡影。
學會計不為興趣,只為移民
許多中國留學生選擇會計因為它對移民有利,并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這個專業(yè)。余小珊就是其中之一。她今年11月份剛考完澳洲的高考,當被問及所鐘意的大學專業(yè)時,她說:“雖然大學有很多的專業(yè)可以選擇,我本身很喜歡設(shè)計,但是為了方便移民,應(yīng)該會學會計吧!边@樣的例子在中國留學生中屢見不鮮。盡管很多人本身都有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有的甚至不喜歡商科,但都放棄自己的愛好,趨之若鶩地跑去學會計。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為永久居民。當被問及這樣的選擇是否值得時,余小珊無奈的說:“那也沒辦法,為了移民啊!”
英文成重點難關(guān)
會計這個專業(yè)不僅僅是要會算賬,而且需要較強的交流能力和技巧。由于許多中國留學生總是把自己捆在中國人的圈子里,缺少與本地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盡管在澳洲呆了幾年,他們的英文水平并沒有明顯的提高,有的甚至不具備最基本的口頭表達能力。這些不利條件讓有些畢業(yè)生在找工作時總是碰釘子,即便有幸能被錄用,恐怕也難以勝任日常的工作。
因為英文是第二語言,中國學生應(yīng)該在求學階段努力打好英文基礎(chǔ),平時多和本地人練習對話,對聽、讀、寫等技巧的良好掌握與運用,不僅僅是為了應(yīng)付語言考試,更重要的對留學生將來在澳洲的就業(yè)和發(fā)展。特別是最近澳洲政府修改了移民法,提高了對申請技術(shù)移民者英文能力的要求,目的就是為了使他們在就業(yè)后能更好地勝任他們的工作。
如果中國學生忽略其他各種因素而認為僅憑一張會計文憑就可以輕易通過移民部的檢驗而取得綠卡,那么最終吃虧的會是他們自己。
三思而后行
近幾年,由于中國留學生的大量涌入,相應(yīng)的也出現(xiàn)許多以營利為目的,為學生辦理留學移民的中介機構(gòu)。他們提供形形色色的服務(wù),包括聯(lián)系TAFE讓留學生讀西點師,理發(fā)師等緊缺和耗時較短的專業(yè)。雖然中介能幫助他們在最短時間內(nèi)取得綠卡,可是許多中介沒有設(shè)身處地地為留學生們將來在澳洲的發(fā)展做過多的考慮,也忽視了留學生將來可能面對的就業(yè)壓力。這一點在會計方面表現(xiàn)的特別明顯,因為雖然目前澳洲的會計人才暫時緊缺,而情況不會一直這么持續(xù)下去,如果有一天會計師過于飽和,甚至供過于求,那么許多僅為了綠卡而“苦讀”會計專業(yè)的留學生,將會在就業(yè)中處于劣勢,更不要說輕松移民了。
總而言之,雖然留學生們都希望父母的大額投資和他們在澳洲幾年的艱苦奮斗能得到澳洲人民和政府的認可,從而取得永久居民身份,但是對于專業(yè)的選擇仍需有謹慎及有長遠的打算。一紙綠卡固然重要,可是犧牲個人的追求與夢想去追求一時的利益到頭來可能得不償失。
作者 & 編譯:許曉云
原文參考:http://smartttcloud.spaces.live.com/blog/cns!54D760195A622996!305.entr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