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師范學院是河南省兩所重點本科師范院校之一,是全省唯一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的本科院校,被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費孝通先生譽為“教師之搖籃”。
9月中旬初,信陽師范學院校園內(nèi)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三天來,已有來自全國26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6000多名新生跨入海師開始大學新生活。為使新生快速、便捷、順利入校,信陽師范學院多措并舉,以熱情、大方、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接待新生及其家長,使迎新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讓新生滿意、新生家長滿意、師生滿意,廣受社會贊譽。
全方位迎新,各項工作秩序井然
學期伊始,學校、各學院適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迎新工作。迎新期間,校領(lǐng)導堅守迎新現(xiàn)場巡視指導,慰問辛勤工作的師生,要求工作人員以人為本,切實把工作做實做細。校領(lǐng)導還與學生家長親切交談,詢問考生家庭情況,勉勵新生入學后好好學習,不負家長厚望。接送新生的客車24小時不間斷往返于車站和學校之間,志愿服務隊耐心引導新生,幫助辦理各項手續(xù)。校園文明糾察隊隊員擔任臨時交通指揮員,維持道路交通和停車場秩序,儼然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交警。
深化助學理念,“綠色通道”解決家長后顧之憂
學校迎新工作強調(diào)一切為學生和家長著想,處處方便學生。為確保被錄取的每一名新生都能順利入學,國際教育學院開展了“走訪困難家庭,宣傳資助政策,拓寬綠色通道,落實定點幫扶”主題活動。通過走訪或電話訪問,向貧困家庭宣講大學生資助政策,鼓勵學生通過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貸款等方式解決入學問題。同時介紹學校勤工助學、獎助政策等各項政策;組織教職工、學生黨員對9名特困生進行一對一幫扶,并鼓勵他們自強自立;為特困新生家長購買返程火車票,對新生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資助,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多項舒心服務,讓新生及家長盡開顏
為了做好新生報到工作,學校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迎新舉措。校園數(shù)字化迎新系統(tǒng),讓廣大新生及家長提供了方便、快捷、及時的服務。國際教育學院為新生及家長提供“住、飲、食”服務和免費報平安電話。通過印發(fā)《給新生的一封信》、《如何適應大一生活》、《溫馨提示》和《學生安全守則》,組織新生在“起航?奮進”留言板上簽字等溫馨舉措,體現(xiàn)出濃濃關(guān)懷之情。為每位學生及家長贈送《國際教育學院教師聯(lián)系卡》和《團總支學生會、社團主要學生干部聯(lián)系卡》,注明學院分管領(lǐng)導、輔導員、主要學生干部的聯(lián)系方式,并利用高校通平臺,加強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將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與迎新工作相結(jié)合
國際教育學院開展了以“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志愿服務標兵”和“當文明標兵?做文明先鋒”為主題的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和“團員先鋒號”,廣大黨員和青年團員積極參與志愿迎新工作,展現(xiàn)了良好的青春風貌。11日凌晨2點,正當夜班的國際教育學院學生黨支部第一黨小組將16名新生及家長安頓至第九教學樓;凌晨3點,將錯過高速出口并迷路的新生及家長一行5人安頓在市內(nèi)某賓館,令新生及家長感動得滿眼淚花。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向明超 常城 通訊員 趙廣偉)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