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來源不明、傳播途徑不清
據于康震通報,在接到人感染病例通報后,農業(yè)部緊急抽調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等單位專家,組成聯合工作組,先后兩次向上海、江蘇、安徽、浙江等重點省份派出8個工作組,協助當地獸醫(yī)部門開展監(jiān)測排查工作,特別是在已發(fā)現人感染病例的4個省份,對患者所在地和周邊地區(qū)的活禽交易市場、養(yǎng)殖場戶和野禽進行了重點監(jiān)測。截至目前,各工作組已在活禽市場、養(yǎng)殖場戶和野禽中采集11229份樣品進行檢測。目前,相關樣品檢測工作仍在進行中。
于康震介紹,據農業(yè)部組織專家會研討認為,從家禽、鴿子中分離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與人體中分離到的病毒高度同源,此前在國內從未分離到;該病毒來源不明、傳播途徑不清,不排除通過候鳥遷徙帶入國內的可能;病毒對家禽呈低致病力,可以感染雞、鴿子等禽鳥,感染后沒有臨床癥狀,目前尚未發(fā)現豬感染該病毒。該病毒在活禽市場檢出率最高,在養(yǎng)禽場尚未檢出,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但不排除在更大范圍內檢出的可能性。
傳染源或為正在長江口休息的候鳥
前天,浙江省病毒專家,浙江公共衛(wèi)生應急監(jiān)測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盧亦愚博士表示,H7N9病毒很可能是野生鳥類帶過來的“外來戶”。因為H7類型的病毒,之前在浙江的禽類中是比較少見的。
早在六七年前,盧亦愚曾主持一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人畜流感基因重組對人類流感影響的研究”的課題,當時,想取用H7類型的病毒來做研究,遍尋浙江的各個相關部門實驗室,沒有,連禽類身上也很少見。
憑借這一點,盧亦愚覺得,H7N9病毒,對于包括浙江在內的長三角來說,很可能是野生鳥類帶過來的“外來戶”。
而長期從事研究禽類疾病的專家、浙江農林大學老師王曉杜博士表示,H7N9并不是一種全新的病毒,更不是最先在家禽身上產生的。2008年6月14日,在西班牙的一只小水鴨的樣本中,就發(fā)現了H7N9病毒。他表示,候鳥可能是H7N9病毒攜帶元兇的這種推測,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是,候鳥先傳給家禽,再由家禽傳給人。
現在有人將H7N9的傳染源,鎖定在了春季在長江口小憩的候鳥身上。
首先,現在是大量候鳥在華東區(qū)域湖泊、杭州灣以及各個港口等處小憩的時候,與最近發(fā)現H7N9禽流感病毒的區(qū)域,不謀而合。
其次,從病毒核酸遺傳學上分析,H7N9的基因片段,H和N都來自候鳥,而且這種病毒在候鳥等野生與家禽身上,確實可以相互傳播。
但候鳥是元兇這種推測,究竟正確與否,王曉杜認為,還需要進行科學驗證。
相關文章
推薦
